在用户访谈中,受访者常常无法准确表达内心真实需求。通过心理学中经典的“阶梯法”(Laddering Technique),研究者能突破表象回答,逐层追问用户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。惊脉将从方法论逻辑、提问技巧和实践挑战三方面,解析如何运用阶梯法精准捕捉需求“冰山下的真相”。
阶梯法的核心是“因果链挖掘”。当用户表达需求时,受访者可能仅停留在具体行为或功能层面(例如“我需要更快的手机”),而隐藏了情感动机(例如“高效率能让我在职场上获得尊重”)。此时,通过连续追问“为什么这个特性重要”“它解决了什么问题”“对您的生活有什么影响”,可将答案从“产品功能”提升至“情感价值”甚至“自我认同”层面。例如,用户最初提到“喜欢红色手机壳”,通过多次追问,可能揭示其真实需求是“通过鲜艳色彩彰显个性,缓解职场压力”。
1. 从开放性提问切入
避免直接询问抽象动机(如“您为什么在意效率”),而是以用户的具体行为为起点:“您平时会用手机处理哪些任务?”随后根据回答逐步递进:“为什么这项任务对您特别重要?”
2. 保持中立,避免预设答案
提问时需克制主观判断。例如,用户提到“常用某款App”,不宜直接假设“是因为界面美观”,而应问:“您觉得这款App和其他产品有什么不同?”
3. 捕捉关键词,深化追问方向
当用户提到“方便”“可靠”等抽象词汇时,需立刻跟进:“您说的‘方便’具体指什么场景?”“为什么可靠性对您如此关键?”借此将模糊表述转化为具体需求。
用户防备心理的化解策略
连续追问可能引发受访者的不安。此时需通过肢体语言(点头、微笑)和语言安抚(“您的观点对我很有启发”)降低压迫感。若用户表示“没想过这个问题”,可转换提问方式:“如果是您的朋友面临这种情况,您认为他会怎么做?”
何时停止追问:识别需求终点
当用户答案开始重复或出现逻辑矛盾(如既追求“独特”又希望“大众认可”)时,表明已接近需求深层。此时可暂停追问,通过归纳总结确认理解是否正确。
通过阶梯法,研究者能够穿透用户表层需求,发现其潜意识中的情感驱动与价值观。这种“剥洋葱式”的访谈方法,需结合开放性提问、关键词捕捉及心理洞察,最终将碎片化信息整合为完整的用户行为逻辑。掌握这一工具,不仅能优化产品设计,更可为企业提供精准的决策依据,真正实现“以用户为中心”的创新。关注惊脉互联网求职,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