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大厂算法岗“内卷”加剧,普通学生该死磕还是另寻出路?

惊脉互联网求职
2025-08-02

AI大厂算法岗的竞争已白热化,大模型算法人才供需比低至0.17,6个岗位争抢1个人才,但普通学生若盲目“死磕”,可能面临offer寥寥的困境。开发岗与数据赛道因需求稳定、技能迁移性强,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备选方向。惊脉互联网求职认为面对行业分化,学生需结合自身技术储备职业规划与行业趋势,理性选择赛道。


一、算法岗,高门槛与高回报并存,但容错率极低


算法岗的薪资天花板极高,大模型算法工程师平均月薪超6.75万元,头部大厂对顶尖人才甚至开出200万以上年薪。但高回报对应的是严苛的筛选标准:企业不仅要求候选人精通Transformer架构、LoRA微调技术,还需具备跨模态数据融合、大规模分布式训练等实战经验。例如,参与过医疗问答、金融风控等垂直领域大模型落地的项目,已成为大厂面试的“硬指标”。

然而,算法岗的竞争已呈现“金字塔”结构。头部大厂的核心算法团队技术栈稳定,竞业协议限制严格,跳槽成本高;中小型AI公司虽需求存在,但薪资与职业发展路径往往不及大厂。对于技术积累不足、缺乏项目背书的普通学生,盲目“死磕”算法岗可能导致“高不成低不就”的尴尬局面。

AI大厂算法岗“内卷”加剧,普通学生该死磕还是另寻出路?


二、开发岗,技术栈通用性强,职业路径更灵活


开发岗的需求稳定性显著高于算法岗。以字节跳动为例,其2025年校招中AI相关岗位占比虽高,但开发岗仍是招聘主力,且对算法背景的要求相对宽松。开发岗的技术栈(如Java、C++、分布式系统)具有强通用性,学生若具备扎实的编程基础,可通过参与开源项目、实习等方式快速积累经验。

此外,开发岗的职业路径更灵活。例如,阿里内部存在“算法转开发”的案例,部分算法工程师因项目需求转向数据工程或后端开发,反而因复合背景获得晋升机会。对于技术深度不足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,开发岗可成为“曲线救国”的跳板。


三、数据赛道,AI时代的“新基建”,低门槛高需求


数据赛道正成为AI行业的“隐形刚需”。数据标注、ETL开发、数据分析等岗位对算法能力要求较低,但需求持续增长。例如,医疗影像标注、多模态数据清洗等任务需大量人力,且薪资水平逐步提升。此外,数据工程师需掌握SQL、Python、Spark等工具,技术栈与开发岗部分重叠,学生可通过短期培训快速入门。

数据赛道的优势在于“低门槛高需求”。以某数据开发培训机构学员为例,普通二本文学专业毕业生通过一个月培训,掌握SQL与大数据工具后,成功入职大厂外包岗,薪资翻倍。这类岗位虽初期薪资不及算法岗,但积累经验后可向数据架构师、AI产品经理等方向转型,职业生命周期更长。

AI行业的分化已不可逆,普通学生需摒弃“非算法不可”的执念。惊脉互联网求职认为若技术储备扎实且热爱研究,可聚焦垂直领域大模型,通过实习或竞赛积累项目经验;若更看重职业稳定性,开发岗与数据赛道能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。无论选择哪条路,持续学习与跨领域能力始终是破局关键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